老子《道德經》云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堅強。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”
人活著的時候,身體是柔軟的,具有彈性;一旦生命結束,軀體就變得僵硬冰冷了。從這種自然現象當中,老子領悟出“柔弱”為生存的必要條件;相反,凡是堅強的,則多屬于死亡的一類,人是如此,動物和植物亦如此。也就是說,生命最大的物質便是柔軟,而柔軟的另一種解釋則應該是彈性。愈富于彈性的生命,張力愈大;愈富于彈性的人,當然成就也愈高。
彈性本身便是一種“無限”的力量,順著外力的扭轉而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態勢,但是,只要外力消失,它便立即恢復原狀,依舊保持它原來的形貌。因此,彈性愈大的人,愈不易受到外力的影響,愈能保持自我。
一個人的彈性常常與年齡、休養和悟性有密切關系。年輕氣盛、血氣方剛者,看似堅硬、銳氣,實際上卻最脆弱,一拆就斷,一斷便不可收拾。人在年輕時,總以為強者才是值得驕傲的,因此總愛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爭強好勝,但由于缺乏彈性,便禁不起輸,又容不下相反的聲音,于是,動輒以武力解決,結果往往是變成一具僵硬的死尸,永遠地失去了柔軟,失去了生命。
真正的強者絕不追求外在的過人,而是修煉自己內在的能力,增加自己的包容力,以及調整自己的忍耐力,然后從中融匯出一股極富彈性的休養及人生態度。
彈性的另一種解釋是承受壓力的能力。人生在世,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尤其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,從小便被各種外力推擠著、碾壓者,因此如何變壓力為動力,如何使壓力不傷及自己正常的生活,如何保持開朗健康的心態,就更需要彈性來化解了。
彈性是一種“無限”的力量,也是一種承受力,轉一個彎,退一步,忍一時,多為別人想一想,都是開發彈性的捷徑。而當一個人試過一次之后,便會發現,人生在世,彈性確實是一個妙方,可以用來面對和解決很多問題。
熱門專題:- 评论
-
最新评论
1.问:“去相亲,对面那女的咧嘴一笑,脸上好厚一块粉掉下来了,我该怎么办?”…… 答:“您太客气了,第一次见面就送粮食。” 2.问:你在坐公交,忽然你身边的人看了你一眼然后吐了,你咋办? 答:果然好定力!一般人看到我是直接晕过去的。 3.问:十瓶啤酒下去,你会怎样? 答:再让它们上来。 4.问:敢说你和多少异性接过吻吗? 答:没算。不过每增加一个,我就记到一张卡片上。……后来我用这些卡片做了四副扑克。 5.问:情侣两个都在QQ上,但是双方都不说话已有10分钟,说明什么? ......